2008年12月29日星期一

《追击者》名符其实的最高票房电影



如果有朋友问我最近有没有什么好看的,又充满娱乐性的电影可以看,我一定不会介绍他美国好莱坞的影片,更不会介绍《海角七号》,而是介绍他2008年韩国最高票房影片《追击者》。因为无论从娱乐商业的角度,或电影艺术上的震撼力,《追击者》都堪称是上佳的。只可惜本地影院应该没机会上映吧,否则我必定再次买票进场重看。


《追击者》意识上是充满韩式的暴力血腥,全片紧凑没闷场,影片的结尾也让人沉重。本片用了黑色幽默的手法去讽刺当下的社会冷漠的程度已经到了一种荒谬的境界。在剧情常理上看似漏洞的部分其实是制造荒谬与讽刺的缝隙,而缝隙之间却不失真实感的写实力度。这是因为电影各方面的技术无论是镜头的运用、剪接、声效等都表现得紧凑的同时也呈现色彩精致与丰富的写实画面。事实上本片的剧情是反常规的,着力的部份不在于找不到凶手的无奈与各种疑云满布的剧情(本片开场不久就已经刻意让观众知道谁是凶手了),也不在凶手如何行凶的描写,而是借故事着力于讽刺韩国警方的无能、社会的冷漠荒谬、变态的动机、人性的暴力。


事实上本片在处理血腥恐怖的部份完全是制造观众心理的想像与联想力,利用剪接、镜头、声音等巧妙的处理使得观众在意识上陷入恐惧感与恶心感(当然这种恶心感换个角度看是具暴力美学的意义),虽然没有完全赤裸裸呈现暴力血腥的画面,但从另一角度感受到的意识上的血腥的其实更让人心寒更让人不安。


韩国电影近一两年来在国际市场似乎沉寂了不少,但在电影制作上从本片可看出依旧没有停顿或倒退,娱乐性的创造与艺术上的提升还是同时并进,也许台湾影业真应该以韩国为借鉴,与同一个时期在本土得到最高票房的台湾影片《海角七号》相比,《追击者》制作水平何止高出一个级数。也许这就是韩国民族永不不服输、力求最好、保留传统的优良同时追求创造突破的个性吧。



29/12/2008




我的2008年度电影大赏

根据个人偏好,2008年看过07/08年发行的电影,弄个个人年度电影大赏玩玩,也能让自己回顾今年所看过的好电影。在遴选的过程当中,思考、分析、左右为难、再分析、再思考,过程其实蛮爽快的,因为这些好电影感觉自己更充实,收获良多呢。







最佳影片:《潜水钟与蝴蝶》法国

入围影片:《精锐部队》巴西,《潜水钟与蝴蝶》法国,《追击者》韩国,《PARANOID PARK迷幻公园》美国














最佳导演:GUS VAN SANT《PARANOID PARK》美国

入围导演:Julian Schnabel《潜水钟与蝴蝶》,GUS VAN SANT《PARANOID PARK》,Ethan Coen/ Joel Coen《老无所依》,Cristian Mungiu《四月三周两天》












最佳原创剧本:《殡之森》日本

入围剧本:《左右》中国,《殡之森》日本,《四月三周两天》罗马尼亚












最佳改编剧本:《格莫拉》意大利


入围剧本:《潜水钟与蝴蝶》法国,《THERE WILL BE BLOOD》美国,《PARANOID PARK迷幻公园》美国 ,《格莫拉》意大利













最佳摄影:《PARANOID PARK迷幻公园》美国

入围影片:《PARANOID PARK》美国,《精锐部队》巴西,《四月三周两天》罗马尼亚,《潜水钟与蝴蝶》法国













最佳剪接:《精锐部队》巴西

入围影片:《蝙蝠侠前传2:THE DRAKNIGHT》,《追击者》韩国,《精锐部队》巴西,《PARANOID PARK迷幻公园》美国













最佳美术设计:《东方的承诺Eastern Promises》美国

入围影片:《呼吸》韩国,《东方的承诺Eastern Promises》美国,《老无所依》美国,








最佳音效:《PARANOID PARK》美国

入围电影:《THERE WILL BE BLOOD》美国》,《追击者》韩国,《PARANOID PARK》美国,














最佳男主角:Viggo Mortensen《东方的承诺Eastern Promises》











最佳女主角: 刘威葳《左右》

















十大年度最佳影片




1.《潜水钟与蝴蝶》法国
2. 《PARANOID PARK迷幻公园》美国
3《四月三周两天》罗马尼亚
4. 《格莫拉》意大利
5. 《老无所依》美国
6.《精锐部队》巴西
7. 《东方的承诺Eastern Promises》美国
8. 《伪钞制造者》德国
9. 《追击者》韩国
10. 《殡之森》日本










29/12/2008







2008年12月26日星期五

《叶问》---甄子丹的精神


基于对上一部同是甄子丹主演的动作电影《导火线》力求在光线气氛,镜头转换运用,色调的掌控,武打的动作设计都在制作上力求不失写实的美学原则与回归表现实战武斗的理念而留下不错的印象,因此《叶问》也让我再进影院棒场。

甄子丹近几年的武打电影有着一种回归表现实战实打的理念,且能看得到他持续自我的一套武打理念与法则(实战),尽可能减少电影化后的花拳绣腿,尤其避免因过多依赖镜头运用与剪接而显得做作或夸张的动作。上世纪李小龙武打电影至今依旧能让全世界迷恋钟爱的因素之一就是实战的理念与主角散发出的无论荧幕内还是生活中秉持的真正武术家精神。虽然甄子丹无法与李小龙相比,但比较起已经落寞与没有一贯武术理念显得现实乏味的成龙,或日益依赖过多的镜头剪接技术及把自身功夫能力作为拍电影的摇钱树的李连杰(尤其两人前阵子因好莱坞电影合演的《功夫之王》),显然的,甄子丹已经是香港当下武打演员中唯一能散发出武术家精神与气质的人物了。希望他能继续坚守理念不被俗众的洪流所淹没吧。



《叶问》基本上尽量减少用剪接来掩盖武打场景的不足,大量捕捉打斗细节,也不滥用让人困倦的慢镜头,武打设计赏心悦目、酣畅淋漓。而甄子丹所演绎的叶问,并不是只有简单的木讷可言。他所饰演的叶问喜恶不形于色,沉稳低调,谦卑恭敬,动静皆宜,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一种个人武侠气质,这与当年的李小龙有某种共同之处,作为一位真正贯彻武术理念的演员,两者是能寻得一点共同的脉络。所以我宁喜欢甄子丹武术家的自我与带点木纳的风格,也不愿看到因为电影化后的一般做作的演绎。未经演技上雕塑的演员会表露出一种直率与生涩的演技,但如果是一种真实自我的表现,这种直率与生涩只要遇见符合自我角色身份的影片,能更显生活化与气质的自然散发。

可惜《叶问》结局草率了,是投资商不愿意付出更多的资金完成结尾呢还是导演没这意愿或没这水平没远见?无论是那一者的因素造成,想任凭观众去自我想象结尾叶问如何被群众救出而省略这难以处理的大场面(又或者说制作组也想不出如何收拾这棘手的结尾而故意省略?),只会造成观众扫兴而归与让人“美中不足”或“虎头蛇尾”的感觉。希望更多香港本土的电影投资商们或制作组未来能更有远见,能勇于下重金与付出一切努力完成许多应该表现的大场景段落,才能让香港电影无论在技术或娱乐的口碑上更具吸引力与价值,尤其像《叶问》这类半传记式的电影更应落足功夫做得更好。
26/12/2008

2008年12月23日星期二

看了《叶问》

今天去影院看了《叶问》,还挺不错只可惜结局草率了,投资商不愿意付出更多的资金完成结尾呢还是导演没这意愿或没这水平没远见?这又是“美中不足”或“虎头蛇尾”的例子。不过本片与前作《导火线》还是一样让我欣赏甄子丹的功夫与作为一部武打电影的制作理念,迟些有空再写篇完整的感想吧。


22/12/2008

2008年12月22日星期一

解/结构与细节的能手---韩国作者导演洪尚秀



《江原道之力》1998年


在倒序的情形下,从《海边的女人》到《女人是男人的未来》再到《江原道之力》,虽然目前只看了韩国导演洪尚秀的三部影片,但我不得不说,他已经是我最欣赏的导演之一了。


也许是自我的偏爱,总是对一些具大量固定长镜头的影片特有好感,也或许本身是纯美术绘画系毕业的,对于面对一个静止的画面长时间欣赏品味对我来说是种享受。所以当我看洪尚秀影片内的固定长镜头人物对话(通常在二人到四人左右),我总是会除了用心的聆听对话的内容,也会不期然的注意镜框内构图的角度,比例与促成整体感的光色线基本的元素。


但奇妙的地方是,在洪尚秀的电影里,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视觉愉悦,即单纯的从光影色彩来看,在他的电影内绝对是很难得到满足的。因为在他的影片里,不但高度节制镜头的转换变化,且大量镜头都几乎像是一种冷静的甚至带点冷漠的凝视感。镜头内的景物或人像是被镜外的观众窥视着一切,都是一种与观众保持一段距离的中景,鲜少出现特写镜头或剪接切换镜头,呈现出近乎写实观念式的表演意味。而光影色调的处理在他的影片内几乎都是采用临场气氛而少做加工,画面呈现出高度的写实和生活化。



《女人是男人的未来》2004年


虽然在影像处理上近乎记录式的画面,但这些却丝毫没有让影片因此显得干涩沉闷。因为从我所看的三部影片里,演员的演绎都是非常精彩真实自然得让人不知不觉的投入他们的对话之中。其实真正让影片吸引观众的是故事的细节,这些细节之处来自所有人物行为动作和对话中无时无刻不经意的流露出一些线索隐喻。


影片在结构上具有某种后现代意味的解构方式也是使得影片总是在看似杂乱(其实是结构相似性与重叠的手法),但其实是使得细节能到处随意渗透的一种高明手法。而在大量对话的内容细节,总是能隐约的展现出人物细微复杂的心理层面,开展人性的亮暗面,从开始表面的装束到剥开进入内在的隐藏面,都是处理得不露痕迹。且影片出现的情景常常有股非常微妙的荒谬意念,而这种意念总让人不期然的从影片的呈现现实中有股内在的不安,这也正是我看洪尚秀电影总是觉得有种介于真实与荒谬存在的感觉,莫非隐约中正是应验了生命本质是荒谬的这一说法?而另一让我觉得具有微妙的荒谬意念是人物在影片内的角色似乎都带有些许的“荒谬情绪”。人物总是会前言不对后语,总是处于矛盾处境,总是自我掩饰但又自我放纵,常会因一些小事或一句对白而发生口角甚至互相谩骂,在性需求中总是游移不定,每个角色看似都有伙伴或正常职业,但隐约中又像是个体般孤独的存在,心灵漫游飘荡。这也暗合了电影总是以知识分子为角色身份不断出现,揭开当代文明现代人下意识感觉到的精神危机与存在的不安。


《海边的女人》2006年

对于洪尚秀电影可挖掘的地方实在太多了,甚至有些时候只能意会无法言传,在众多韩国导演之中,他可说是相当的孤傲坚持不靠拢主流和坚持以独立电影作者导演的信念推出自己的作品,实在可喜也难得。多年来他都是坚持两年或一年一部电影就可看出其对于作品的认真与坚持,而近年来也渐渐的受国际承认是亚洲最具原创精神与天才作者型导演之一。总的来说,他的电影总是致力于呈现生活最浅显的表面,但却能不露痕迹的揭开人性的内在复杂面与荒谬又真实的生活真相。

2008年12月19日星期五

新增三部DVD

今天因为等女友补习,无聊就在WANGSA MAJU附近的
DVD店浏览看看,结果忍不住又增加了三部DVD片子,
又破费啦,哎。


有韩国的《追击者》



中国的独立电影《背鸭子的男孩》



美国短片《家庭肖像》


19/12/2008

凌晨的约会

已经是星期五凌晨4:30分了,
我才刚与美国电影《鹰眼》“约会结束”。

迟至今天才看此片,电影前半部显得紧凑
悬疑,但后半部还是落入好莱坞电影的牵强模式、
俗套的剧情,结局更不堪入目。。。。。。

这是众多好莱坞商业电影的惯性致命伤。
但作为一件“商品”,也无可厚非吧。





19.12.2008

2008年12月18日星期四

星期四的约会

今天和两部电影约会
中国的《立春》
与俄罗斯的《12》

两部影片都挺喜欢,不过顾长卫的《立春》
比较起他首部电影《孔雀》则逊色许多,有点
失望。


18.12.2008

推荐十部黑白电影



这十部不是市场上电影书籍或某某电影界权威的独断式指定的“必看”影片,它们只是深深烙印在我目前个人观影记忆里,无论是感性/理性判断之下,依据个人的偏爱与美学观点和观影经验总结出来的。希望此分享能让有意接触更多好电影的朋友有所收获吧。



1.《The 400 Blows / 四百击》
导演: 弗朗索瓦·特吕弗 (François Truffaut)
编剧: François Truffaut/ Marcel Moussy主演: Jean-Pierre Léaud (Antoine Doniel) / Albert Rémy (M. Doniel) /
ClaireMaurier (Mme Doniel)
上映年度: 1959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语言: 法语




推荐指数:10/10
推荐理由:开启我看电影方式的法国新浪潮大师特吕弗伟大之作。史上最成功的青春成长电影之一。集抒情与纪实的长镜头电影语言、表现生活流的风格创造等,让四年前某一个晚上的我顿然开悟电影的崭新观念。尤其电影结尾的开放式结局依然永远的如昨日般浮现在我脑海的记忆中。


2.《 偷自行车的人 Ladri di biciclette 》
导演: Vittorio De Sica
编剧: Adolfo Franci / 塞萨 扎瓦蒂尼 (Cesare Zavattini) / Gerardo Guerrieri主演: Lamberto Maggiorani / Enzo Staiola / Lianella Carell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上映年度: 1948语言: 意大利语




推荐指数:10/10
推荐理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电影全面贯彻了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与美学原则。开放式的结局、质朴真实的演出、纪实式的先锋影像和感人肺腑的剧情。电影揭示生活真实的艺术主张同时依旧能表现流畅丰富的剧情叙事,深刻的主题表现和人物塑造浑然一体,堪称影史中最伟大的杰作之一吧,也是开启我看电影方式的启蒙影片之一。



3.《精疲力尽 À bout de soufflé 》
导演: Jean-Luc Godard

主演: Jean-Paul Belmondo / Jean Seberg / Daniel Boulanger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上映年度: 1960
语言: 法语



推荐指数:9.8/10
推荐理由:法国电影新浪潮是什么?看Jean-Luc Godard的电影就明白了。《精疲力尽》的成功在于除了革命性的电影形式与拍摄手段,更成功的把生活流的元素放在主角人物米歇尔的身上,使他成为一个有血有肉具高度个体人性的虚构角色。中国导演贾樟柯的《小武》中的小武,与米歇尔同时是我认为看过最棒的小偷电影角色,只因导演都赋予了他们真实的生命,他们是矛盾的个体,存在与虚无的表征。


4. 《小城之春Spring in a Small Town 》
导演: 费穆主演: 李纬 / 韦伟 / 石羽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上映年度: 1948语言: 中文





推荐指数:9.5/10
推荐理由:我把《小城之春》誉为中国电影史中惊艳的奇葩。它是我看过最能表现中国传统优秀的美学特性的电影。它婉转含蓄、宁静、幽远恬静,同时人物心理描写高度细腻。诗意象征的情调与场景弥漫全片,散文式的人物演绎。本片有着灰色的基调但呈现出的却是中国散文文学+水墨艺术+朦胧多义的东方含蓄美学。《小城之春》里的“小城”、“春天”和戏里仅有的5个角色都是象征体,以小喻大的表现出整个二战后的中国时代的心灵的探索。



5. 《伊凡的童年 Иваново детство 》
导演: Andrei Tarkovsky / Eduard Abalov
编剧: 安德里 康查罗夫斯基 (Andrei Konchalovsky) / 安德里 塔柯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 Mikhail Papava主演: Nikolai Burlyayev / Valentin Zubkov / Yevgeni Zharikov
上映年度: 1962语言: 俄语制片国家/地区: 苏联




推荐指数:9.5/10
推荐理由:电影如何只用少许手段,少许对白就表现出大量的情绪?本片是俄罗斯大师级导演塔柯夫斯基的处女作。一部有意识对“诗电影”追求的杰作。片中的孤儿伊万的梦是诗意性的“情绪内容”,现实与梦境交织在一起为电影展开充满丰富的诗意象征的画面涵义。



6.《蚀 Eclisse, L' 》
导演: 米切朗基罗 安东尼奥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编剧: Elio Bartolini / 米切朗基罗 安东尼奥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 / Ottiero Ottieri主演: Alain Delon / Monica Vitte
上映年度: 1962制片国家/地区:意大利 / 法国




推荐指数:9.8/10
推荐理由:Michelangelo Antonioni电影的人物总是冷漠暧昧的心理状态,且影像所蕴含的主题都是多义而充满隐喻性的。常借用景物(尤其建筑物)与人物相对应的手法表现各种内心的状态。他的影片总是让我想起意大利画家基里珂形而上、超现实意味的画面。



7. 《东京物语 Tokyo Story 》
导演: 小津安二郎
编剧: 野田高梧 (Kôgo Noda) / 小津安二郎 (Yasujiro Ozu)主演: 笠智众 (Chishu Ryu)/ 原节子 (Setsuko Hara) / 杉村春子 (Haruko Sugimura)
上映年度: 1953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语言: 日语




推荐指数:9.8/10
推荐理由:小津电影风格的经典之作。低角度固定机位,缓慢平凡的节奏散发出东方美学的智慧。细腻的家庭生活细节中展现出日本社会的世态人情。此片跟曾被日本电影评论家誉为“伟大的纪念碑式的作品”,也是名符其实的。


8.《 第七封印 Det Sjunde inseglet 》

导演: 英格玛 伯格曼 (Ingmar Berngma)
编剧: 英格玛 伯格曼 (Ingmar Bergman)主演: Gunnar Björnstrand / Bengt Ekerot / Nils Poppe / Max von Sydow / Bibi Andersson
上映年度: 1957语言: 瑞典语制片国家/地区: 瑞典




推荐指数:9.8/10
推荐理由:至今,对《第七封印》我还是似懂非懂,但Ingmar Berngma所有的电影即使不谈主题内容,单从画面构图与影像摄取的魅力,就足以让我百看不厌。他的电影把写实性与丰富的隐喻行修辞语言、哲理和诗意、超现实与象征、信仰与生命课题等全都熔于一炉,创造出独特的风格。


9.《乡村牧师日记Diary of a Country Priest 》
导演: 罗伯特 布雷森 (Robert Bresson)主演: Claude Laydu
上映年度: 1951语言: 法语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推荐指数:9.8/10
推荐理由:一部完美的把电影与文学从思想到形式均衡平等的表现出独特艺术性的电影。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要做到像此片让观众体会到电影的奥妙同时依旧能读到文学性质的影片确实很少,但导演Robert Bresson完美的做到了。更是一部探索灵魂、颂扬人类精神价值、表现心灵的影片。



10. 《精神病患者 Psycho 》
导演: 阿尔弗雷德 希区柯克 (Alfred Hitchcock)
编剧: 约瑟夫 斯蒂凡诺 (Joseph Stefano) / 劳勃 格洛区 (Robert Bloch)主演: Anthony Perkins / Janet Leigh / Vera Miles上映年度: 1960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语言: 英语




推荐指数:9.5/10
推荐理由:好莱坞惊悚大师希区柯克的经典之作,有着著名的一场凶杀戏,在这45秒的一段戏内共组接了78个刀、人体、喷头、浴缸、的近景和特写镜头,却没有一个用刀刺中人体的血腥画面,利用蒙太奇的剪接心理效应达到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本片是希区柯克以精神分析学为手段编织出一部惊悚心理片的最成功作品之一。






18.12.2008


《钱不够用2》---Mother,还是你最棒!

梁智强的《钱不够用2》基本还是延续了他以戏虐的手法与挖掘星马百姓的通俗本性来取得大家的观影共鸣。而梁导演也常为自己辩护说每个创作人都有个人独特的风格,而其中有些元素是别人无法模仿与取代的,不同导演有他们的特点,我也有我的特色。他惯常以此说法反驳星加坡影评人对他电影只是不断重复以前的旧概念的批评。他也常以其电影在星马票房的成功说为“事实胜于雄辩”,以此来认定自己的电影是很棒的。


梁导决不属于纯创作立场的电影人,他是更偏向于取悦通俗大众的导演。不过他取悦大众的方式不是以媚俗造作,低级趣味或万花筒式华丽的伪美术效果来达到赚取大量的票房,而是以敏锐的触觉对星马两地百姓现实生活的现象进行幽默,讽刺的挖苦式戏弄与反思来达到喜剧的效果,但对于纯艺术语境与画面的创造对梁导来说根本不重要,或根本不在行。



《钱不够用2》整体上的剧本其实是老生常谈的旧概念,基本没什么创新或惊喜的创意,但梁导的本事就在于能够捉住新马大众寻找娱乐的通俗品味,所以只要有笑料,够讽刺够“抵死”,易明白,不断的对现实生活进行幽默式的揶揄玩弄,再穿插一些悲情让观众笑中带泪,只要完整的具备这些梁导模式化的元素,票房收入必然少不了过百万。所以梁导说这是他的个人独特风格,但不知觉的掉入模式化的风格就是他的盲点。而他喜欢用票房的“事实”来鉴定自我的成功也只能说明他无法突破自我的框框。

不过在《钱不够用2》里最值得一提的演员必然是饰演mother的黎明。这位已经年迈的本地资深阿婆级演员单凭她的背影,她的一举一动,她老练的演技让所有的观众都必然动容与洒泪的,她的演绎无疑让影片注入一个全新的亮点。黎明挥洒自如的演出带动了影片后半段的悲喜情节,毫无煽情之处,且必须高度赞扬她以老练的肢体语言,不留痕迹的神情表现出自然写实的演绎,即便与李国煌,梁智强等同场演出喜剧部分也毫不逊色。从演绎一个为孩子默默奉献一生的母亲,到患了老人痴呆症,尿失禁等的老人病(当中还得兼顾幽默与严肃两种效果),再到最后为了孙女的性命与不愿孩子们再为了她苦恼吵架而再默默的拉掉医疗管喉自尽,黎明没有一处是让人有半点的造作,每一个演绎的部份都非常的生动与自然的投入,mother,还是你最棒!


影片后半部笑中带泪的伦理剧情使这部戏不至于只流落在表面的钱财话题,基本上这是一部以揶揄式的喜剧写实电影,利用写实的事件让观众从笑中带泪中引起大众的省思。《钱不够用2》就是---“有什么时候比没钱的时候更穷?那就是当你身边没有爱你的人”。

17.12.2008

四部新DVD

今天星期三中午下市中心然后去Encorp mall广场找电影,
买了四部DVD片子~

有俄罗斯电影《12 怒汉大审判》中国电影《立春》
美国动画《Wall-E》及《2008年世界各大电影节获奖短片合集》



晚上回到家马上开《Wall-E》看,另人意外惊喜的好,遗憾当时
没到影院看大荧幕啊~


17.12.2008



2008年12月17日星期三

星期二的约会


今天又再和三部电影约会了~
中午连续和两部美国片《Paranoid park》《BUG》约会,








晚上则和英国片《In Bruges》。




第一者的过程最让我享受,迷幻的影像迷幻的故事
迷幻的青春,成长就是这么回事,当蛹变蝴蝶之前都是
脆弱不堪一击但也坚毅坚持要破蛹而出,
勇敢接受一切生命展开的挑战。


晚餐时也去了附近的DVD店浏览看看有什么收获,
不过还是空手而归没有属意的,也许明天会去市中心一趟吧~





16.12.2008

2008年12月16日星期二

意义非凡的台湾短片《小站》



曾在2005年威尼斯影展夺得最佳短片银狮奖林见坪导演创作的约三十分钟台湾短片《小站》,受到极大的感动。感动在于其纯净简练的影像真正的净化了我的心灵。要在当代亚洲影像世俗化与模式化或流行性泛滥的规律里找到像《小站》如诗一般在简练的影像词汇里发挥出意象丰富的魅力同时展现出对生命意义诚恳的反思和关注被主流忽略的少数异样的生命群确实很少。影片的艺术性与内涵上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在这仅仅的三十分钟内表现出崇高的价值与创造性。


影片看似简单的形式叙事,简单的剧情,简单的自然性“纯镜头”影像,实则当中无论人物,空间,空镜,对话都是蕴涵着丰富的隐喻性。这类看似简单得让人沉闷的纯影像,实际上只要懂得切入正确角度去欣赏和对影片进行思考性的付出,就会发现反而里面是藏了“很多”。这也是真正的影像修辞发挥下而超越了语言文本。



《小站》三十分钟内没有一味交代故事,反而是从头到尾留下许多的“空白”和深远的余韵。“空白”是一种具有美学和哲学意味的艺术表现手法,余韵则是作品所展现出的人性与人格的情操。只要作者诚恳的运用与好的表现,两者都能让观者回味无穷。《小站》的余韵非常成功,除了因为故事取材自一个真实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影片的创作真正建立在人文关怀的主题上,且是关注在少数“异常”的群体和被大时代遗忘的失落与没落的“纯真”。


所以电影除了三十五岁患有迟缓症与内向的阿耀和一直常年陪着他从台北坐火车到偏远火车小站看火车的六十岁母亲,老旧火车站的站长,车站周围不经修饰的山林花草树木,旧时代的火车型,车站室内等,这些都是导演在主题上“内在追述”的影像符号。它所承载与指涉的并非为了说明什么,而是寻求一种平稳真实,让世人反思的,诚恳的救赎出口。《小站》的成功正是无论在艺术创造与内涵的价值上都达到高度的层次,更重要的是作品是非常的诚恳看待创作,不带世俗的杂质。





16.12.2008

星期一的约会

昨天星期一女友还在家乡,趁几天的独自时光我又
与电影私通密会去啦。中午与台湾影片《深海》密会,

傍晚与美国记录片《开往暗处的德士》,
凌晨与法国片《潜水钟与蝴蝶》。
还是第三者最让我感动与满意...



16.12.2008

2008年12月15日星期一

《海角七号》让我忆起了台湾好电影


《海角七号》居然成为了台湾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华语片,它的出现似乎让人们再次惊觉台湾电影的存在,像是为被阴霾笼罩已久的台湾电影拨开云雾见晴天的关键影片。也许台湾电影长期普遍有种自觉性萌生的台式悲情,所以才让《海角七号》那股亲切、轻松、乡土,与时并进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口味突围而出吧。事实上近年来许多年轻一代的台湾新导演都拍出不少以青春激励或爱情为主干配合本土性和原生态与寻根式为题材的电影,但《海角七号》多元素的成份更适合作为一部大众娱乐模式而找到了它适合的市场。


但有长期看台湾好电影的朋友,相信《海角七号》对他们来说只是平庸之作。其实我看了还真有点气愤,虽然也明白这种愤怒来得很无聊,但我下意识里真的很替那些真正好的台湾电影为什么都在台湾生存得那么艰辛而感慨?一部台湾日式,老套爱情情书情节,莫名的年轻与不够诚恳的愤怒,又是邮差角色传递信息的《海角七号》,只是部日本方程式的台湾化爱情激励片,就如此轻易征服了港台马三地的华人世界?《海角七号》无论怎么分析骨子里就是部翻学日本爱情青春激励与原生态模式的电影啊。这类型的电影,翻看日本电影史实在多不胜举,且轻易例举都比《海角七号》拍得更真实,更感动,更多元素也技巧更好。这么说绝不是在抬高日本电影贬低台湾电影,而是真正好的台湾电影到底华语世界里多少人都看过或真正有机会接触?


从上世纪80年代台湾电影起划入90年代,侯孝贤的《童年往事》《风柜来的人》《恋恋风尘》及宏大史诗般的《悲情城市》《台湾三部曲》等,更有杨德昌引领台湾影坛披露青少年堕落与犯罪先河的伟大之作《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还有他的《恐怖分子》《麻将》《独立时代》《一一》等,大马籍的蔡明亮《青少年哪咤》《爱情万岁》《洞》《河流》《你那边几点》等,李安早年的《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等,还有从90年代迈入21世纪的张作冀《黑暗之光》《美丽时光》等,易智言《寂寞芳心俱乐部》《蓝色大门》等,以及还有许多没纳进名单的新旧导演与影片。这众多的台湾好电影与高水平之作,都为台湾遗留下珍贵的电影遗产。《海角七号》开场男主角阿嘉愤而拿起吉他摔烂兼骂“我操你妈的台北”然后强劲摇滚背景音乐随之而起看似很性格很型男很愤怒青年,但事实上这愤怒来得很无聊也很表面。十六年前的《青少年哪咤》影片开场时男主角小康用一把圆规钉死在写字台上的那只蟑螂,就是电影中当下青少年绝妙的隐喻更是命运的象征。当然《海》片是爱情青春激励的圆满大结局,《青》片是表现都市生存理想的幻灭精神,两者本质上不同,但电影语言运用的技巧可见后者高明何止数倍,也不需再举例《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黑暗之光》等片了。


执着于曾经的台湾好电影也许是我个人的固执,但它们都是一部部触动内心真实的电影,更没有逻辑上的假作,是真实的情感,诚恳的创作,一切都在真实踏实中静静的打动你。虽然没有至死不渝的爱,没有圆满大结局,没有很日的林晓培,很台的李佩甄,没有馬拉桑,没有流行曲,但是它们还是让我流泪,还是深深的烙印在我的观影记忆中。。。。。。
15.12.2008

与电影私奔


我痴迷电影,狂爱电影


我愿意为电影疾走世界边缘的每一处


我手握一把弹弓,电影是我的石子,想打哪儿就瞄哪儿


我要与电影神秘私通


与电影一起私奔
15.12.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