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0日星期五

三天五次约会

这三天有五次电影约会,分别有

《Temps du loup, Le狼的时代》,《FUNNY GAMES》奥地利/法国,导演Michael Haneke




《36 QUAI DES ORFEVRES》法国,导演Olivier Marchal





《天水围的日与夜》香港,导演许鞍华





《即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日本,导演周防正行



2009年3月19日星期四

《天水围的日与夜》许鞍华的平凡天使


“天水围位于香港新界元朗区,原是一条小围村,上世纪80年代末被港英政府发部份展成为以住宅为主的新市镇,但今天它的30万居民多为底层劳工,是全港密度最高的公屋(廉租房)社区。周边被属屏山乡事委员会的沙江围、冯家围、辋井村、虾尾新村等村落包围,距离中环市区大约25公里。天水围大部分地方均是住宅楼宇。其中在公共屋邨有不少由中国大陆来港的新移民居住,由于未能适应新环境以及社区支援不足,本区曾发生过几起令大众关注的伦常不幸事件。很多居民甚至不愿向人透露自己来自天水围。所以,“天水围”一方面代表了香港历史发展的一个侧面,另一方面也是香港当下社会问题的一个代表。”




迈入62岁的许鞍华,至今创作导演了将近20部影片。从早年的《投奔怒海》《倾城之恋》到《女人,四十》《阿金》《半生缘》《千言万语》再迈入21世纪的《男人四十》《玉观音》《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等,众多出色的作品中除了塑造了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如《倾城之恋》的缪骞人、《女人四十》的萧芳芳、《阿金》的杨紫琼、《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斯琴高娃等),电影里也常表现被现实洗尽铅华的时代气息或宏大的政治命题(如《投奔怒海》《半生缘》《千言万语》等)。她的电影有悲喜交集的生活趣味,也有为生活坚韧奋斗的故事。有在大时代底下相濡以沫的爱情,也有矛盾恍惚距离的现实情爱。有戏剧性极强的虚构故事,也有荒谬的现实讽刺。有女性主义的诠释,也有家庭的注解。


08年,许鞍华却异常的用电视电影的方式拍了《天水围的日与夜》。故事平淡朴素,影像平铺简单写实,用平实的叙事语言,不着痕迹的把生活的真实展现在观众面前。电影的创作完全没有任何娱乐商业的价值与目的,而是来自艺术创作者内心自发性对社会的一遍真诚关怀之心。在这层意义的高度上,《天水围的日与夜》仿佛更像是许鞍华一部社会关怀纪实影片更多于像部一般意义上的电影,这是她尝试的另一种全新创作形式。


也许因为与蔡明亮是相熟的朋友,且非常欣赏中国导演贾樟柯的电影,加上本身以往的创作也是倾向生活化与现实性的,所以《天水围的日与夜》里长镜头、固定镜头与表现平实朴素但韵味悠长的影像构图全都掌握得非常成熟与精准。但这类回归到影像本体的创作形式对一般普罗大众必然难以接受。因为长期接受虚构幻觉电影美学的大众,看电影就是为了脱离现实,让自己翱翔在幻想的世界里神游享乐。倘若电影里的画面呈现的竟然与自己想要脱离的苦闷现实一样如此平淡无奇,可想而知抗拒实属必然。但回到创作本位,要真正的表现现实,且是经过艺术性的抽离筛选,将镜头聚焦到生活本身,提炼升华至一种内在的丰富性,是何等困难啊。而《天水围的日与夜》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


许鞍华作为一个表现女性主义的女性导演,这次找来了鲍起静饰演故事主干的贵姐。贵姐性格爽朗开阔,乐于助人。14岁便出来做工的不但先后供两个弟弟念完大学,且丈夫早逝更要一人抚养儿子,母子俩住在天水围一间狭小的廉价租屋,但她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也把孩子教养得独立懂事。虽然两位弟弟都事业成功赚了大钱但自己还是超市一名女工,但她也从来没有怨天怨地,且无时无刻都是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贵姐这一角色贯穿整个故事,其简朴诚实的生活态度成了电影的中心思想。


相反的刚搬来的邻居阿婆梁欢则是因为碍于儿媳无法与孙子见面,儿子也听妻子的挑拨离间抛弃自己的母亲,让母亲独自搬来天水围居住。幸得贵姐的帮助与关怀下,阿婆生活才有了点归宿。贵姐的儿子家安开始因为等会考成绩整天呆在家里只顾睡觉看电视,生活显得茫然失去方向。但经过一连串不怎么起眼但有意义的生活琐事,也渐渐的从母亲身上了解到简单生活的真谛。


就是那么平凡简单的故事,且电影里许多细节也都是从再平常不过的日常生活里表现出来。如果不仔细用心的体会,许多看起来平淡但细节细微丰富的段落就会错失。而许鞍华要传达的信息是,天水围这个被香港政府忽视与媒体过度报导的负面新闻,导致让外人错以为是个黑暗到处充斥着暴力的区域,其实里面住着的许多百姓,也只是非常的简单普通,更有像贵姐这样善良乐观的人。他们只是贫穷或者被社会遗忘甚或忽视排斥下造成其边缘性的特质,但其实那里住的绝大多数人,都与其他任何地区的人没有任何不同。


电影另一独特之处就是除了表现出一种非常道地传统的广东人生活文化,更连每一个人物的对话讲的都是很生活化很传统韵味的广东话即粤语。与许多当代许多香港电影所讲的粤语比较,显得更具有原汁原味的语音与造句。这是电影为了反映真实的生活状态而不刻意去除的一些生活遗产。


电影的结尾以共渡中秋节做结束,片尾歌曲更是邓丽君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再配上过去旧时的天水围居民共庆中秋的黑白照片,充满了温情与关怀。这是许鞍华希望能唤起香港人对天水围的真切关注与重视亲情感情和生活返璞归真的诚恳创作,同时也是她寄予本身对旧香港和旧情怀的一种感恩思念之情。













即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



所有一切事情的真相永远只有自己最清楚,但这世界太荒谬了,群体的概念总是无时无刻影响着社会的指标,导致真相不单受控于某时刻某单位的人和空间,即使被视为公正裁决一切世间事情的法院,事实上职责也只是审判,而非揭示真相,更不必说是伸张正义维护公正。也许人类在努力创建与维持社会的方式与现象永远都存在着共性,无论远在任何的国度。所以虽然是部反映日本司法的电影《即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但远在这里我的祖国马来西亚恐怕司法的黑暗是过之而无不及的,不过今天要谈的也只是这部电影。

《即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男主角所承受的刑事冤案其实很轻微,故事案件过程就是在乘搭地铁时,由于车厢人数过多都是紧挨着,然后站在男主角身前的十五岁少女被摸了臀部。而后女生坚持是男主角做的,结果必须押往警局调查。若警方觉得有足够证据或充分的疑点,便可通过检察官提控嫌犯,然后经过法庭裁决有罪与否。但最后裁决的结果是男主角被判重刑三年!



如果这不是部电影而是真人真事,做为旁观者的大多数群众绝不会对此判决有何太大的感触,因为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法庭裁决必然有其证据与根据,都必然默默的接受。但这是部从头到尾从开始就设定男主角是没有干过此事的电影,所以是把虚构的故事真相放大在观众眼前,让观众从头到尾都了解所有的审判过程与此冤案男主角的内心感受,也因此除了只有男主角知道真相,还有就是影片前的观众。而整个过程的抗辩与证明在现实生活里是无法看见的,但从电影我们终于可以看到了虚构的真相,而这也是归功于导演周防正行的忠实创作与勇敢的揭露,尤其电影没有大事夸张一翻或以娱乐观众为前提,而是非常忠实的以写实手法还原事件的过程,所以看似枯燥和乏味单调的影像,实则是平实沉稳的写实美学。


影片利用一个简单轻微的骚扰刑事案件做脚本,却更能以此揭示日本现存司法体系中的各种弊端与警方审问与提控案件的轻率粗糙的做法。而影片也没有陈腔滥调的专注在贪污或贿赂的课题,而是把焦点专注在司法体系本身的荒谬,同时展现出人性的荒谬。所以从审问的警官到检察官和审判的法官,其实都不是那种典型的让人恨之入骨的坏人角色(好比如法官是接受贿赂啊,警方包庇坏人甚至本身就是犯法的啊,或检察官是邪恶的啊等等),反而本片每一个关键人物都只是在执行本身的职责,所以从各角色的背后,观众可以看到的是整个制度与社会标准与群体惯性的思维导致本片的冤案产生,也是导致一个原本轻微的骚扰刑事案(这里指轻微不含任何贬低的意味,只是衡量刑事案的轻重),最终可以判刑三年重罚。



其实男主角原本可以避免最终受到重罚,原本只要乖乖的听警方与刑事值班律师的忠告,只要认罪罚款就可了事。但男主角深深的觉得自己受到屈辱,也坚持自己的立场与信念,坚持不肯认罪。因为有无愧于良心与拒绝妥协的勇气,所以坚信自己可以用真相来扭转事件。但讽刺的是,在日本的刑事案件,只要一被提控上法庭,就面临99.9%的裁决有罪机率!而这里的事实就是法院是宁可杀错不可放过,这与影片开端的字面“宁可有十个真犯逍遥法外,不可令一个无辜的人受罚”概念正好相反。但回到现实,如果真的宁可让真犯逍遥法外也不可让无辜受罚,那真犯岂非继续在外干案扰乱社会?所以影片所真正引发的各种社会性思维话题,其实探讨层面已经远远超出创作本身,而这也是剧本的成功之处。


所以本片在艺术上用了平实沉稳与写实性的影像与美学,在故事创作上则对辩证式的矛盾课题提出了犀利的观点与抛砖引玉的延伸出除了揭露日本司法体系的弊端,更让人思考人性的道德与群体社会里,潜在的与矛盾的信任与期待性。本片没有露骨激烈的批判现实,而是轻声漫游的让人毫无压力下,与导演一起揭示真相以外的真相。
《即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

导演: 周防正行
编剧: 周防正行
主演: 加瀬亮 / 瀬戸朝香 / 山本耕史 / もたいまさこ / 役所広司
官方网站: www.soreboku.jp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言: 日语

荣获
第31届日本金像奖11项大奖(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男主角等)
第81届日本电影旬报十大电影第一位(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男主角)
第50届蓝丝带赏(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奖)
第62届每日映画大赏(最佳日本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
第32届报知映画赏(最佳日本电影奖,最佳男主角奖)

2009年3月18日星期三

添加6部DVD光碟

最近又添加几部影片咯。前阵子看太多美国好莱坞电影了,接下来看点其他国度的吧,免得被好莱坞的典型手法充斥脑袋导致异化,哈。

添加的DVD光碟有,


LUIS BUNUEL《Tristana》1970西班牙/法国
,


ROY ANDERSSONS《DULEVANDE》,2007瑞典



BRUNO DUMONT《LA VIE DE JESES》1970法国


《WHAT HAVE I DONE TO DESERVE THIS?》,1984西班牙


JEAN-LUC GODARD《LE GAI SAVOIR》,1969法国


周防正行《尽管如此我没做过》2008日本

2009年3月12日星期四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 David Fincher




这一次,美国著名大导演大卫。芬奇放下他犯罪、心理惊悚与社会批判的创作类型,转向了奇幻、虚构传记式文艺题材的《本杰明。巴顿奇事》。对影像画面的经营与叙事节奏的掌控,大卫。芬奇尽显其掌控能力,影片整体呈现出完满优秀的质量,尤其电脑CG和化妆的技术也尽是好莱坞的专才大展拳脚。在人物主角本杰明创作上,更是美式典型善良的忠厚大巧若拙型,加上以时间与命运的架构下,讲述着爱情与人生、生命与死亡、机遇与创造等这些强而有力的生活命题,因此《本杰明。巴顿奇事》必然是部很容易就让大多数的群众喜欢上的电影。另外本杰明这个虚构,带着传奇色彩生命倒着走的人物,无疑是给成人世界带来了童话般的渴望与幻想。


但,这不是我希望看见的大卫。芬奇,我所知道的大卫。芬奇是《SEVEN七宗罪》《FIGHT CLUB搏击会》《心理游戏》电影风格凌厉的那位,是《搏击会》里“肥皂最初来自英雄的骨灰,没有痛楚和牺牲,人类就不会进步”,而不是《本杰明巴顿》的“你可以像疯狗那样对周围的一切愤愤不平,你可以诅咒命运...但是等到了生命最后一刻...你还是得平静的放手而去”。




《搏击会》剧照

曾经以1999年《搏击会》毫无顾忌的暴露那股掺杂着黑暗与光明的人类自由灵魂,曾经让许多活在现实体制的人激起心中的风暴,那伴随着燃烧般疼痛的灵魂是对生命自由狂烈的嘶吼,这部灵魂的革命圣经至今还是照耀着反体制的前路。再有《七宗罪》里黑色的寓言,一部警醒这个已经被体制异化了的世界!那位是为了追求寻找生命最真的形态,那位即使将所有看起来美好的事物都撕得粉碎也在所不惜的大卫。芬奇!而我也宁可遇见锋锐无比利剑般反好莱坞的大卫。芬奇再次直刺我最深层的内心,搅动我真实的灵魂,也不愿遇见用童话般的神话色彩以自圆其说的教诲方式不断平伏、让灵魂经受好莱坞式唯美化的洗礼。



《七宗罪》剧照

事实上前年的《十二宫zodiac》我依稀地看见了大卫芬奇试图在某程度回归自我,而《本杰明。巴顿奇事》里本杰明为妻儿果断的决定离开自我放逐,也传达出他坚持最后剩下的心中理念,如同电影中其中的对白“别让任何人左右你的想法,你就是你自己。”“你永远也不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对于《本杰明。巴顿奇事》,是大卫芬奇一种发自生命本身真诚追求而达致圆熟的表现,还是那股曾经真实而澎湃激情的状态在面对现实与商业社会的无可奈何下情感被体制底下渐渐被招安?


也许人在命运的大起大落时,会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出现升华,如同电影中的本杰明。但我们虽不需要愤世嫉俗,悲观,但也不应盲目乐观。遗憾的是现实是不会像本杰明生命倒着走的,如同曾经的张狂得让人感动嚎哭的大卫。芬奇也一去不复返。倘若《本杰明。巴顿奇事》不是出自大卫。芬奇的作品,也可视为像《阿甘正传》、《大鱼》、《肖申克的救赎》等这类以虚构式传奇传记色彩赞颂生命的好莱坞式好电影,但这却是大卫。芬奇的作品。除了感慨,也只能无力的接受现实的招安。。。。。。




备注:大卫。芬奇的所有电影《异性3》,《七宗罪》,《心理游戏》,《搏击会》,《战栗空间》,《十二宫》,《本杰明。巴顿奇事》我都看过了,《七宗罪》与《搏击会》堪称美国电影史上在体制内又最反体制的杰作。尤其是《搏击会》,所滚起的心灵巨浪依旧在我心中绵延不绝的翻腾至今。



《大卫。芬奇》

2009年3月11日星期三

刺杀希特勒!


因为电影《Valkyrie》,才知道历史上1944年7月20日,位于德国拉斯滕堡希特勒的元首大本营曾出现一次爆炸声,而这爆炸声就是当时德国上校施陶芬贝格等人为刺杀希特勒的“瓦尔基里行动”著名事件的引爆点。而汤姆·克鲁斯主演的《Valkyrie》,就是重现这段历史事件。原以为这次刺杀行动真的如电影般是歌颂施陶芬贝格上校等这群德国军官策划刺杀希特勒是为了结束其发动的战争,为正义、为德国、为人类的未来。但事后翻查资料发现历史的另一面事实是这群以上校施陶芬贝格为策划的刺杀行动,是要从希特勒手中取代挽救德国当时已经不可避免的败局,简单来说是内部权力斗争,而非正义与邪恶泾渭分明的事件。当然,这也可看作是德国人民反抗纳粹统治的一个其中重要标志,因为事实上当时真的有许多德国地下革命组织到处策划着反纳粹统治。



那么为何电影取材表现的是偏向对歌颂施陶芬贝格等人呢?只因作为一部典型的好莱坞电影,以商业与娱乐大众的角度出发,当然是尽可能的避免不必要历史争议与让观众不会陷入太沉重的历史包袱,即不必太严肃的思考,以娱乐为前提。所以电影在好莱坞式的设计下,施陶芬贝格等人化身为惨烈的悲壮牺牲,也把故事简化为正义与邪恶泾渭。



所以不必太在意电影里的历史真伪,也不必太指望电影给你历史的真相,尤其是经过好莱坞式的美化设计。毕竟想花钱进电影院或买影碟在家好好放松享受影像的娱乐性的大众,目的本来就不是来上历史课。何况上校施陶芬贝格找来了好莱坞巨星汤姆·克鲁斯来演,还期望会是部忠于历史的电影吗?但作为娱乐,电影还是值得看看,只要别确信戏中历史的真伪就好。

2009年3月7日星期六

看电影。。。





近来电影真的少看很多了,能有时间看几部影片已经不错了,已经无法再像以前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何时看就何时看。。。。。。简单为自己做个观影记录吧,从前一个星期至今天止,看过的电影有《THE READER》《W》《THE CHANGELING》《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Milk》《幸福万岁》《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仅仅7部影片。。。

2009年3月2日星期一

从意识形态看《午夜巴塞罗那》


看《午夜巴塞罗那》也许你会陶醉在偷腥或情欲释放或西班牙式浪漫艳遇或尝试解读或解构“爱情”这恒久不变的老话题,但一点毋庸置疑的是,这部电影其实还是伍迪艾伦的重施旧技,在他几十年超过四十多部电影创作而言,像《午夜巴塞罗那》这类解构爱情观与道德观,围绕在几个城市中产阶级又有闲阶层的人(且常是故装艺术文学天才满溢的)演出的黑色爱情喜剧,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作品,至少对伍迪个人而言。故此我更注意的反而是伍迪对于这部影片里所表现出的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的琢磨,而非仅仅钻进爱与情欲心理的剧情内。



从空间上的转移,我们可以鲜明清楚的看见伍迪把两位来自美国的女主角从开始就把她们置入充满西班牙浪漫情调,总让人觉得会遇上艳遇或某种刺激事,豪迈开放热情的巴塞罗那。一开始,伍迪已经告诉我们,这是美国式保守自由主义走进西班牙式的自由开放,是一次伦理道德情欲观念的撞击,是伍迪艾伦美国中产阶级式的自我批判与下意识对欧式开放情欲的渴望。



所以这部看似探索何谓爱,如何去爱,解构爱的电影,背后潜藏的是批判与反思美国式的自由观、伦理道德观与寻找生命的意义,往寻找激情还是真爱的矛盾过程里,探讨美国中产阶级社会情感的心理危机与普遍的困惑,也从两个国度的角色对比中,继续对“自由”抛砖引玉,让观众自我解读,这也是伍迪艾伦除了是导演与编剧以外,俨然像是一个社会心理的思想家。



最后,两位美国女主角转了情欲巴塞罗那一圈,回到美国,走出机场黯然迷惘,欧州式开放无结尾的一幕,伍迪艾伦也玩了一场批判伦理道德的戏码。两位女主角最终都在伦理道德的底线下摆脱了那场巴塞罗那的情欲南柯一梦,但回到美国的那一刻,落寞的表情暗示着是什么最终让她们脱离?是自由还是道德?是理性还是伦理?是寻找到还是流失了生命的意义?回到美国是一个空间上的隐喻,至少对于伍迪艾伦来说,他已经达到了批判与黑色讽刺的目的。



另外,本片译名有《情迷巴塞罗那》或《午夜巴塞罗那》,而我个人则更钟爱后者,因我偏执的认为这“午夜”不是明指时间上的午夜,而是有着“陷入”或空间上的意味。白天意指美国,午夜则是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这里面有着多重意识上的象征或隐喻的意味。